网站无障碍
首 页     检察要闻     公示公告     检务公开     专题活动     检察风采     检察文化     网上信访     科技强检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简介
检务指南
在线举报
检察长信箱
检察活动
统计总结
重要案件信息
法律文书公开
网上咨询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检务信息>>专题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2025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来啦
时间:2025-06-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5年6月

全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正式启动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非法集资

给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

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高额回报的背后

往往是血本无归的陷阱


相关知识点

一起来学习吧


案例速览



沈某峰(红通在逃人员)组织招募周某某、李某等人设立裔某集团,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许可,在上海、江苏、安徽、云南等地开设养老旅游基地、酒店、度假别墅等项目,并招揽业务团队通过旅游宣讲会、口口相传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推销养老、旅居类等理财产品,承诺保证本金并获取固定收益,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经审计,2013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裔某集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同)50.3亿余元,未兑付金额15.4亿余元。其中,2020年3月起,裔某集团资金链断裂,周某某等人明知公司无兑付能力,仍然继续吸收公众存款,未兑付金额3.6亿余元。最终,法院判决,以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数罪并罚,判处周某某等人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至九年不等,并处罚金共计560万元。



知识点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具有四个特征要件:

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在现实生活中,非法集资常披着“理财”“投资”“保险”等合法外衣,但其本质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的违法活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表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有哪些?

一、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并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编造虚假项目。通过注册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等旗号,编造各种虚假项目。从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到高新技术开发、投资入股等,形式多样。


三、虚假宣传造势。在宣传上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媒体发布广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利用亲情诱骗。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者为了完成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加入。


01

守护好您的“钱袋子”

就是

守护您和家人的幸福

请时刻保持警惕

拒绝高额回报引诱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共同筑起防范非法集资的坚固防线


版权所有: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赣公网安备 360602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