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省第一生态环保督察组披露,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夹江州湿地存在违法从事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行为,造成湿地功能退化。收到线索后,市检察院邀请专业人员参与办案,通过实地勘察、无人机航摄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发现夹江洲湿地约220亩湿地被附近村民进行开垦,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约240余亩被附近村民用于放牧,并搭建养殖基地。上述行为造成湿地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湿地功能退化前的夹江洲
经受开垦、放牧后的夹江洲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国家湿地公园内围(开)垦,擅自放牧、捕捞、取水、排污等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据此,鹰潭市人民检察院向有关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处置夹江洲湿地违法种植、养殖行为,加强湿地巡查保护,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制定《关于信江国家湿地公园部分湿地被侵占破坏问题整改方案》,联合相关部门、属地乡镇人员对种植、养殖户进行政策宣讲、释法说理,并下发《责令整改违法通知书》,对违章搭建的养殖场进行强制拆除,转移养殖的牛羊,对违法种植的经济作物有序收割,恢复湿地原貌,修复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巡查、监测,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